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2.7亿元;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8.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35%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28家,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40%,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先后有6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国际大赛中获得上千个奖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60%以上;产区葡萄酒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不仅已经成为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紫色名片”,也成为了宁夏人民心中紫色的大梦想。
戈壁滩上“酿”出大产业
走在贺兰山东麓,映入眼帘的就是“葡萄藤接天连碧”的壮阔美景。谁能想到,40年前,这58.3万亩的葡萄种植区曾是一片戈壁?
【资料图】
1982年,宁夏农垦局下属的国营玉泉营农场连年亏损,职工仅依靠种植小麦、大麦和玉米为生,收入十分微薄。彼时的农场领导便想要通过调整产业以增加收入,他们结合土壤及气候条件,大胆提出种葡萄、酿葡萄酒的想法。
宁夏气候寒冷,在葡萄藤冬季越冬和预防晚霜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且此前也没有大面积成功种植葡萄先例的情况下,玉泉营农场决定小规模试种。他们从安徽、山东、河北、辽宁、陕西等地引进200多个葡萄品种,种植面积6000亩,保存4166亩,生长良好。
此后,玉泉营农场又陆续邀请中国农科院辽宁果树研究所、宁夏农学院的许多专家,进一步指导葡萄栽培技术,农场的葡萄成活率几乎达到100%。到1993年,农场种植鲜食和酿酒葡萄5700多亩,产量逐年增加。一时之间“玉泉营葡萄”名声响亮,农场职工的生活条件也因为种植葡萄大有改善。
葡萄种植成功为发展葡萄酒加工业奠定了基础。1983年2月,宁夏农垦局批准成立了“宁夏玉泉葡萄酒厂筹建处”,负责酒厂的建设工作。当年8月,玉泉葡萄酒厂招聘8名技术工人赴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葡萄酒厂进行为期一年的葡萄酒技术学习。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首席酿酒师俞惠明就是当年的8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到昌黎葡萄酒厂后,他曾被安排学习酿酒的发酵工序,正好赶上中国葡萄酒泰斗郭其昌在昌黎酒厂进行“轻工业部干红葡萄酒新工艺试验”,20岁的俞惠明全程参与了新工艺试验的各项工作。正是这个新工艺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没有国产干红葡萄酒的空白。
1994年,全国第四次葡萄科学讨论会在宁夏召开,几位业内专家所做出的论断成为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国内知名葡萄酒专家贺普超、罗国光等人当时赴宁夏考察时提出:宁夏是中国发展优质葡萄酒的一个很好的基地。
宁夏始终坚持发展葡萄酒产业,以及一些人决定在贺兰山东麓投资建酒庄、酿葡萄酒,都是基于以上这一专家论断。1996年,自治区政府将葡萄酒产业列入宁夏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扶持发展。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历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依托独特风土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吸引国内外投资,出台支持政策,开展国际合作,因此产业基础日渐厚实,发展势头更趋良好。
2021年,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个“国字号”平台落户宁夏。
2022年,国际葡萄酒品牌中心落户宁夏,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列入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区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转型以及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的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视察宁夏时指出,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优良,宁夏葡萄酒很有市场潜力,综合开发酿酒葡萄产业,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如今,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2.7亿元。此外,宁夏葡萄酒产业每年为产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近13万个,酒庄(企业)年支付农户工资约10亿元,当地农民收入中近三分之一来自葡萄酒产业。
科技创新以“绿”生“金”
在品醇客、布鲁塞尔、巴黎、柏林4个国际顶级赛事上斩获大奖上千个、以超过中国奖牌总数60%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奖牌榜首位,宁夏葡萄酒因何底气十足、闪耀世界?
“科技创新一直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宁夏葡萄酒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强,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把创新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激活内生动力。
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色泽鲜亮、酒体饱满、香气馥郁、甘润平衡。这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土壤与气候之外,还因为园区采取了诸多葡萄酒创新酿造技术和管理模式。
志辉源石酒庄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酿酒师杨伟明回忆说,2015年之前,产区大部分酒庄采用大水漫灌,亩均耗水300立方米。2016年开始,酒庄实施了滴灌改造项目,每年耗水减半。2020年,在银川市的帮助下,酒庄又进一步实现了智慧化项目改造,特别是植株长势、病虫害检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以“绿”生“金”的探索遍地开花。
据介绍,宁夏坚持用标准引领产区发展,建立了酿酒葡萄脱毒种苗三级繁育技术体系、葡萄酒技术标准体系,先后制定41项技术标准,集成推广浅清沟、斜上架、深施肥、统防统治及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关键技术,创建酿酒葡萄栽培“宁夏模式”;开展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建立包含100余份核心种质的资源圃,培育杂交群体66个、筛选优系3个;创建1个自治区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个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组建了4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5家酒庄(企业)获评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建设自治区葡萄酒产业人才高地,组建综试区专家委员会,建立葡萄酒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社会化教育培训三级体系,每年培养300名以上技术型人才,培训5万名以上消费者。
“我们一直鼓励葡萄酒企业努力攻克技术难题,有效突破产业瓶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培育优势学科和专业团队,从高校、科研院所吸纳高层次人才带资源、带技术、带成果开展创新服务,合力解决一批技术难题,加快创新成果招引、落地和产业化。”宁夏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从过去简单照搬外国种植方式和酿造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水土不服,到如今小葡萄成就大产业、葡萄酒香飘全世界,蝶变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在支撑。
“创新意味着有无限可能,宁夏首先要结合中国新技术,在数字农业、自动化农机,在农机与农艺配合等方面,提高酿酒葡萄的生产效率,做到节本增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马会勤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平行论坛——科技·创新论坛上如是说。
文旅融合擦亮“紫色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假以时日,可能十年、二十年后,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正如总书记所言,葡萄酒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开放属性,成为世界的“通用语言”,而宁夏,也用一串酿酒葡萄与世界“串”了起来,以“紫色名片”打开了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大门。
在6月10日举办的第四届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上,法国文化与旅游部前部长赫夫·诺维利说:“中法两国在葡萄酒旅游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友好基础。两国可以加强葡萄酒产区和酒庄之间的互访互学,交流酿造技术、管理经验、市场策略等,提升双方的葡萄酒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葡萄酒旅游方面开展品牌联动,探索新模式、新平台、新技术等,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和产品。”
近年来,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新业态、新时尚。据统计,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规模超过了百亿元,而且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尤其宁夏因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葡萄酒旅游的兴盛,贺兰山东麓产区被评为“世界葡萄酒旅游目的地”,获评2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酒庄达到12家,酒庄年接待游客突破120万人次。
“这是我们葡萄酒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结果。”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宁夏通过举办中法葡萄酒文化论坛,深化中法两国在葡萄酒文化方面的交流;通过七届贺兰山东麓葡萄春耕展藤活动,传承葡萄农耕文化;产区及酒庄建设了5个葡萄酒专题博物馆和1个城市酒窖,传播葡萄酒文化、传承葡萄酒红色基因;志辉源石、张裕摩塞尔、利思等酒庄把文化建设作为酒庄的“魂”,将生态治理、产业国内发展史、传统“仁义礼智信”文化根植于葡萄园、酒庄及产品中,彰显文化特质;志辉源石酒庄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巴格斯、志辉源石、西夏王、米擒、贺兰红等5家酒庄获评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近年来,贺兰山东麓产区先后荣膺“世界十大最具潜力葡萄酒旅游产区”“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积极拓展“葡萄酒+教育”“葡萄酒+艺术”“葡萄酒+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贺兰山漫葡小镇集葡萄酒互动体验、艺术创作、体育竞技、健康休闲为一体,成为产区旅游新地标。
随之而来的是品牌影响力的提升。2013年,贺兰山东麓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入选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达320.22亿元,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中上升至第8位。
“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充分发挥葡萄酒文化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的溢出效应、放大效应和增值效应。推动葡萄酒旅游串联酒庄、景点、民宿等,加快酒庄旅游产品创新,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文创、非遗等产业交融互鉴;加快构建中国葡萄酒标准,创新完善葡萄酒产业发展制度,建立中国葡萄酒的话语体系;打好全媒体宣传组合拳,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外向度和世界影响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继续勇当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引领带动全区乃至全国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让中国葡萄酒有世界位置、世界葡萄酒有中国声音。”
文 | 本报实习记者 解磊
关键词: